记忆中,我第一次见到的新华书店,不是一间书店门市,而是摆在街巷口的书摊。摊主是一位来自县新华书店的员工。
那是深秋的墟日。听说镇上破天荒的来了一位卖书郎,就赶去看热闹。大人们围着书摊议论,从县城挑着书担走到彭寨小镇,翻山越岭,披星踏霜,足足要走50华里啊!卖书朗却只顾卖书,不停地吆喝着,热情介绍各种图书的内容及用途,尤其笑眯眯容忍我们这群目不识丁的小屁孩乱翻乱阅。翻阅满地从未见过的连环画,我手痒心更痒,于是,赶紧溜回家向父亲讨来零钱,即又跑回书摊,买了一本《鸡毛信》。这是我人生买的第一本图书。时过晌午,人渐散去。我离开书摊时,卖书郎正要吃午饭。我清楚地记得,他从书担中取出一只竹筒,揭开布盖便埋头吃得津津有味……
那连环画、那竹筒饭、那卖书郎,构筑成我心中的第一间新华书店,奇特而美妙,终生难忘!那年我6岁,新中国也是6岁。
“四人帮”垮台不久,我大学毕业当了编辑。说来蛮有缘分,出版社和省新华书店共处一个大院,上班第三天我还被派去书仓当打包员,一干就是一个月,且是秋季开学前的那个酷暑难顶的八月份。满仓是书,密不透风。没有风扇,没有空调,也没有机械操作,全凭手搬肩扛,书仓员工硬是把全省千百万中小学生的课本、教辅及教师用书等等,按征订数目分不同市县、年级、学科逐一打包发运,以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那时候,搬书进仓堆成一座座山,从“山”上搬下来打包,再堆成一座座山运出仓去,书仓员工都成了双料的“愚公移山”。毫不夸张地说,拼命的八月,燃烧的八月,打包打得双手起血泡,肩扛扛得赤膊结盐霜。
因为从事编辑出版及其行政管理工作,我很庆幸,凡三十余年间,一直以书为业,与书为伍,真的是与图书与新华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出于职业兴致与责任,我对新华书店的变化与发展:有着更多的关注与期待。
真实地说,如同全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广东的新华书店在改革中也遇到了风风雨雨。图书市场的开放打破了新华书店的一统天下,新华书店面临的冲击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观念的恋旧和经营的局限。
所幸毕竟地处广东,广东在全国率先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出版发行虽然被砌入“上层建筑”但广东的经济领域正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也必定是相伴而行、势在必行的。因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初,广东新华书店系统就进行了两场改革:先是“三权”下放,即把省店高度集中的人、才、物权下放到市县;二是在全国最早组建省新华发行集团。回头来看,这两场改革虽未尽如人意,但改革的指向与力度值得赞许:端掉大锅饭,打破铁饭碗!因而,彷徨徘徊的新华书店出现了生机与活力,开拓进取成为发展的主流。在改革开放的丽日南天下,广州购书中心横空出世,深圳书城拔地而起!迄今为止,在全国同类书城中,广东的这两座最具现代气派、最聚书香人气的新华书店,依然稳冠两个之最:前者最早,后者最高!
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这十余年间,广东新华书店的改革也从“摸着石头过河”而逐步进入“深水区”。目标是务求两个“真”:真正把集团做实做大做强,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最初的新华集团“一股独大”,仅是省店的“翻牌”。集团要做实做大做强,就必须与市县书店共组共建共赢。靠行政命令,那是强扭的瓜,不符合市场规律。况且市县新华书店的国有资产属地方管理,凭什么就归你来管?!类似的问题,既涉及发行体制的顶层设计,也涉及国有资产的科学配置,既关乎文化阵地的布局建设,也关乎书店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当年,财厅领导对我说:“这些问题靠你们自身是折腾不了的。”所以,应当承认,前几年我省书店的改革确实滞后了。
转机出现在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之时:省新华发行集团被列入深化改革的重点文化企业。
新一轮的改革任务繁重而具体:推进省新华发行集团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实施对全省市县新华书店的整合重组,包括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确认股份、投资控股、确保国资的保值增值、保障员工切身利益及人员安置……试想想,这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在全省铺开,该是一个多么繁杂纷呈的过程,该有多少曲折跌宕的情节,又该花耗多少主持者、参与者及支持者的心血与智慧!
今年底,省新华发行集团基本完成区域内95个市县新华书店的整合重组,集团的总资产一跃高达40多亿元,真正成为广东发行业的现代航母。这些年,南国书香节由省新华发行集团主要承办。据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调查表明,今年公众对南国书香节的满意度超过80分。
广东省新华书店则于广州解放的第24天诞生,即1949年11月7日,今年65周岁,真正是“解放牌”的新中国同龄者。广东新华六十五个春华秋实,是一幅隽永壮美的历史长卷。一代代广东新华人,发行出版物总量多达数百亿册。坚信、坚持、坚守,广东新华书店始终成为衬亮南粤的文明之窗,辐射书香的文化磁场,呵护心灵的精神家园,成为一代代岭南读书人的集体追忆和向往。
新华书店要始终把广大读者装在心中,读者心中就永远有新华书店。(陈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