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钟情岭南 期待“书写广州”-九游会j9备用网址

葛亮:钟情岭南 期待“书写广州”
2171 2018-08-13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张姝泓通讯员/穗宣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文学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现职副教授。著有小说《北鸢》《朱雀》《问米》《绘色》等作品。

两度荣获《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小说”,cctv年度“中国好书”,《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度中国人物”、《gq中国》2017人物盛典“年度作家”,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

正值一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举办之际,“听见花开”花城文艺故事会之“南国书香读领广州”分享沙龙昨日在广州大剧院举行。被评论界视为“最具大师潜力”的香港青年作家葛亮分享了创作经历和感悟,并与一众文化名人倡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打造“文化湾区”。

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在香港生活了近20年的葛亮表示,自己尤其喜欢以穗港为代表的岭南城市中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气质。活动中,主办方为葛亮颁发了“新时代广州文化交流大使”证书。他也期待未来与广州有着更密切的创作和文艺合作,盼以广州为背景创作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链接传统与现代

“一直以来,我内心有着对粤港地区的一份感情,我的写作中有链接传统与现代的特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一个青年人的职责不单是发现当下,还有对祖辈来自古典与久远时期的传承。”

葛亮口中“祖辈的传承”绕不开他的名门家世。出生于1978年的葛亮,祖父是中国著名书画家、艺术史家葛康俞,太舅公是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他的表叔公。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家族勾连起了中国近现代史。在葛亮看来,家族传承赋予他无数创作灵感。他的作品中,既有像《朱雀》《北鸢》这样的小说,以当代人的视角深入历史脉络,书写近代历史、家国兴衰;也有如《浣熊》《问米》等小说,切入当下社会,描摹都市的“人间烟火”。他也将这份“家族烙印”注入了他对城市和地域文化的关注。《朱雀》叙述的是南京几代人的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七声》包括南京和香港两地的人物故事,《浣熊》则写出他如今生活的香港……

书写家国兴衰,文字雅致工整,以至于葛亮年纪尚轻就被称为“有一个老灵魂”。这一次,当拥有“老灵魂”的青年作家葛亮遇见广州,我们以此为起点,探寻他所描绘的文学地图。

家国之念赋予他创作灵感

葛亮从小喜欢读书,其中大部分是祖父一辈的藏书,这让他年少时便构建出一个作家对文字的尺度。

葛亮说,自己对祖父特别崇敬,他感念最深的是祖父身上始终有着深厚的家国之念。祖父给他的大伯和父亲取小名,大伯叫双七,以纪念“七七事变”,父亲叫拾子,来自岳飞的《满江红》,有重新收拾旧山河的意思。

正是家族对葛亮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在写作中始终保持着使命感。他从家本位的角度,以“人之常情”去“观照”历史。例如,在《北鸢》中,乱世之中,昭如依旧苦心经营:“家道败下去,不怕,但要败得好看。人活着,怎样活,都要活得好看。”葛亮坦言,这段话最后凝聚成中国人常说的“体面”二字。在他看来,“体面”其实是内心的尊严感,无论是面对喜乐或是苦厄,永远不能放下这种尊严感。

对岭南城市情有独钟

从千禧年尾到香港求学定居,葛亮在香港一住就是近20年。在他眼中,以广州和香港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展现出的多元性和扩散力,对作家有着莫大吸引力。“我们到各地旅行都会看见唐人街,听见粤语,当中的漂泊感和游子文化,是我所珍视的,这对于文化的交替与更新也很重要。”

“以我写香港来说,我不希望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只停留在维多利亚港的灯光璀璨与中环的城市天际线,我希望让人们看见明信片之外的香港。”葛亮的小说和散文都十分注重展现城市传统的一面。“我想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壁垒分明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接纳、吸纳、和解。”

在他看来,广州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广州保留了很多非常传统的东西,而广州人对美食的眷恋尤为让人着迷。“饮食是非常具有烟火气的,但它又是民生之本,所以,当饮食的传统能代表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审美时,这座城市的文化根基也是非常清晰的。”

葛亮认为,城市的传统与包容对作家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当你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善意和包容的时候,内心是感动的。”

他坦言,虽然常住香港,但因工作忙碌,他来广州的次数并不算多。而以成为“新时代广州文化交流大使”为契机,他也期待能在广州多进行读书分享活动,以广州为背景进行文学创作。

如何书写广州这座千年不衰的城市?葛亮也开起了“脑洞”:“我会关注广州的城市发展脉络,关注起到历史性作用和影响的题材,比如十三行,我觉得其内在丰富的维度和广度值得一个写作者关注。”

大咖建言:

打造文学联盟促进文化湾区建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文化湾区”的概念也因不少学者的提出而逐渐明朗。

葛亮坦言,大湾区文学有着历史根基,广东一直被称作“革命之乡”,实际上这里也是“文化之乡”。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像林纾、郑孝胥等国学大师来到岭南,他们为传统文化在粤港之地留下了非常深厚的根基。“他们的存在实际既是一个象征,也是我们文化根基感所存在的信号。这种文化的互动和交融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生了,所以有所谓粤港派作家这个群体的产生。”

“因为粤港澳同源,青年人应主动游走在粤港澳不同地域,借由文化的路径打破局限和壁垒,使得青年人获得更多的创作题材和发展空间。”葛亮建议。他认为,粤港澳文化人才的交流,不仅需要政府推动大湾区内的文化人和艺术家的融通,更重要的是加强年轻人的互相交流。在创意产业当中,年轻人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他们代表着未来文化发展的可能性,互相间的交流和碰撞会对这个地区的文化成长和成熟起到重要作用。

活动中,花城出版社总编辑程士庆、《漫友》杂志社社长金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费勇等专家学者也畅谈各样门类的艺术形式如何交融促进文化湾区的建设。

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费勇表示,筹划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借助大湾区这个地域概念,把文学的力量组织起来,让它更进一步发展。

诞生于1979年的《花城》杂志,从出生起带着天然开放的基因。作为较早引进港澳文学的花城出版社,当年最早出版了香港作家金庸的《金庸文集》,近年来,也陆续出版了广州、深圳、香港等地新锐作家的作品。花城出版社总编辑程士庆呼吁,大湾区的“文人骚客”拿起手中的笔,书写当下的生活,创作出更多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现实题材的作品。

广州动漫的领军人物、《漫友》杂志社社长金城则认为,漫改文学和漫画之间可以打破“次元壁”,给人以治愈的力量。“我们非常期待在这个领域一起来打造新的ip,实现创意产业发展内容制造、内容生产的新作为。”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则从政策创新方面提出观点。他认为,文艺作品既要有宏大叙事,也要有温暖人心的微观故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