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国书香节是一场思想的盛宴,300多场名家活动精彩纷呈。今天,中国科幻双雄刘慈欣和王晋康到场与读者分享科幻创作的经历,作家邱华栋和诗人杨克书香节畅谈中国当代文学的热点问题,李辉和费勇漫聊行走的意义……现场思想凝聚,激情迸发。
中国科幻双雄刘慈欣和王晋康作客南国书香节
“中国科幻里程碑之作”《三体》作者刘慈欣与中国科幻银河奖最多获得者王晋康作客2015南国书香节,与广大科幻迷一起分享科幻创作的有趣经历。虽然同为中国科幻大师,两位大家走上科幻创作的道路的原因却并不相同。
王晋康老师是因为当年给儿子讲科幻故事的偶然机缘,走上科幻创作之路。而刘慈欣老师则表示,自己从小就是科幻迷——“从科幻中来,回到科幻中去”。但是无论如何,两位大家走上科幻创作道路都是因为一种“科学情结”——对科学的热爱使他们走上了科幻创作之路。而现场更有小读者提问,为什么两位老师热爱科幻没有成为科学家,两位老师则笑言对自己没有能成为科学家,也感到十分遗憾。但是,两位老师也告诉在场读者,科学与科幻是迥异的两个事物,科幻并不等于科学本身,而是科学在文学上的投影,是文学化的科学。
读者提问刘慈欣老师在《三体》的创作过程是否顺畅,刘慈欣老师坦言:“创意的产生极其艰难。”虽然《三体》的创作时间并不长,但是对创意和想法的构思则是漫漫长路。刘老师甚至说:“被丢弃的想法尸骨累累。”但他也表示科幻创作的乐趣就在于创意获得的兴奋感。对于《三体》的成功,刘慈欣老师表示,自己多次说过《三体》的成功是一种偶然现象。中国的科幻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许多市场的活力还有待发掘,中国科幻市场还有待启动。对于下一代的中国科幻小作家,刘慈欣老师希望,科幻小作家不要因为科幻而影响学习。爱科幻不意味着与现行的教育作对,好好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在现场科幻迷们热情高涨,读者们纷纷为两位科幻大师的到来予以热烈的掌声,而现场的签售环节更是掀起一波两位老师的科幻作品的签售热潮,让人感受到读者们对科幻文学的热爱。
当代中国文学没有衰落——邱华栋、杨克书香节畅谈中国当代文学生态
著名实力派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携手当代著名诗人、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和著名媒体人侯虹宾莅临“文学的当代作用”讲座,与在场读者一同探讨当代中国文学的热点问题,坐论当代中国文学生态。
讲坛:文学的当代作用
记录时代、抚慰心灵、批判社会,是邱华栋老师自16岁走上写作道路以来对文学作用的感悟。记录时代不仅是记录时代的变迁,也是记录个人生命体不断成长的过程,还是记录个体在外部社会变化中生活和心灵的变化的历程。“心灵需要文学。”邱华栋老师说,“文学是无用之大用。”但是,邱华栋老师强调,文学也有自己的社会担当,不能简化为口号,而要深入社会的血脉中,洞彻社会的问题,承担文学应有的社会责任。
争鸣:茅奖是公平还是无趣?
作为最近最新出炉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之一,杨克老师分享了本届茅奖的评奖细节,并认同本届茅奖所采取的大评委制,认为这使茅奖更加具有公信力。面对在场的侯虹斌老师关于茅奖“敬老”“无趣”的质疑,杨克老师分别分析了五部作品的获奖理由,并认为这五部作品的得奖是公正的,中国的文学评奖机制在面对文学的新鲜血液时,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论道:当代中国文学没有衰落
在听到侯虹宾老师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是处于衰落状态的观点,邱华栋老师并不认同,他反驳:“当代中国文学没有衰落,而是更加丰富,更加复杂也更加有意思。”作为一个从事编辑工作多年的资深编辑,邱华栋老师感慨:“一本诗集十个人看也是有影响的,当年鲁迅的作品在民国也不过发行了八百册,但我们现在还谈论他。”以此来说明文学持久不衰的文化影响力,而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力或许要等待时间的证明。但是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更丰富多元的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是良好的。
讲座最后,邱华栋老师希望广大年轻读者的“孤寂的心灵能够通过文学抚摸更大广大的世界”。寄语读者在文学的世界找找到自己的心灵家园,在写作中修炼自己。
李辉、费勇漫谈旅行 :走心的行走 广阔的世界
今日下午,散文作家李辉与《行走》主编费勇先生作客南方国际文学周,在旅行文学日益火热的当下,同读者畅谈旅行故事,并与文学爱好者们探讨游记写作问题。
讲座伊始,李辉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人生中不可重复的三次旅行,同时感慨这种不可重复其实是一种遗憾。他认为,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过去的中国其实没有“旅游”的概念。他回味自己大学时代偕友观钱塘潮并寻访王国维故居的经历,以及早年游历湘西的旅行,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其实正反映了中国三十多年来历经的时代变化。
而谈到自己的旅行经历,李辉笑称自己生来就是“旅行”体质。从小就爱看地图的他,在后来走访各地的旅行途中收获了许多不同的感悟。他谈及对旅行的看法,颇有感触地说:“在旅行途中你会遇到很多人,还会遇到很有意思的事情。这能让人放松,敞开心房。”
李辉还分享了新书《雨滴在卡夫卡的墓碑上》记述的欧洲旅行故事,提出旅行其实也是对知识、对传统的追寻,而自己在游记写作中想要传达的即是对传统的追寻、对文化的追问和思考。提及自己早年在腾冲县和汉中的旅行中听闻的名士故事,李辉感慨万分:“在旅行路上,失去的名士风流的传统、文化的破败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而那些可遇不可求的寻访,有时是一种传统的绝响,只有真正行走到了一个地方,才能深切地体会。
费勇则补充道,现在的旅游并不是旅行,而是消费。两人均对现在的旅游业过度开发、失去原味的趋势感到遗憾,认为只有带着自己的心、带着发现的眼光去行走,才是有意义的旅行,因为旅行的意义正在于发现未知、发现惊喜。
最后,李辉殷切对在场的青年朋友表示,未来的世界更大,更需要去好好看看。
(特约通讯员:伍海欣、余丽颖、植淑仪)